发布时间 | 2024-12-27 | 访问量 | 10 次 |
“厚德载物 守正创新”背景下传统中医教育的智慧转型
——《温病学》AI智慧课程上线运行
新时代数智技术日新月异,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必赢国际bwin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号召,大力推进AI智慧课程和数字教材建设,融合科技力量为中医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温病学教研室主任杨爱东教授和李小茜副教授主讲的《温病学》AI智慧课程完成建设并正式上线智慧树平台。
中医经典是中医之魂,守正创新、实现中医药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中医经典这条必经之路。作为中医经典理论学科的温病学,是一门深入探讨中医温病理论、临床诊治和预防的综合性学科。这门课程全面涵盖了温病的基本概念、独特的疾病属性、复杂的病因病机、多样的诊断方法、精妙的辨证论治以及完善的防治策略。课程内容从基础理论出发,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温热类、湿热类、温毒类和温疫类等温病的证治要点,贴近临床实际需求。同时,课程紧密围绕《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经典原著展开深入剖析与解读,传承经典的同时,加深对温病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临床工作与学术研究筑牢基础。
▲ 《温病学》AI智慧课程首页
课程团队深入剖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出发,围绕知识图谱的建设开展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课程共凝练了99个知识点、601个知识节点,嵌入了多达456个教学资源,梳理知识点教案541个,搭建96个问题图谱和16个能力目标。通过引入AI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得到创新与提升,理论框架清楚明晰,知识点一目了然,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温病学》课程结构
▲《温病学》课程知识图谱
2.厚德载物:扎根理论传承国医大师学术思想
课程增设《国医大师》知识模块,启迪中医专业学子深刻领会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的深厚中医素养和学术精华,挖掘严世芸教授中医学理的哲学内涵和底层逻辑,精炼出以“中和思想”为中心,“敢于超越”意识为主线,融入“坚守、责任、担当”内涵的中医学理。其中医学理体现在变易思想、中和思想、三才思想、意象思维四个维度,蕴含着严世芸教授中医辨证论治以人为本、讲求中和、融汇诸家、不拘一格的理念,以此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温病学科的创新步伐。
▲《温病学》国医大师知识图谱
3.案例驱动:助力培养综合素养
在《温病学》课程的问题谱构建中,课程团队采用了“真实案例驱动”的教学特色,通过将核心知识与实际临床案例结合,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应用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病例时,不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通过各种案例,深入理解疾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处置方法。
▲《温病学》课程案例图谱
根据《温病学》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全方位要求,建设了包含“专业知识能力、综合素养能力、专业技能”3个主能力和13个子能力的能力体系,与课程具体的知识模块及实验项目相连,使对能力达成度的分析和判断有依据。
▲《温病学》课程能力图谱
▲《温病学》知识点空间
4.AI助教:24小时智能学伴
在《温病学》课程中,AI助教全程伴随学生学习,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技术提供个性化辅导。通过与知识图谱的智能交互,AI助教精准推荐学习资源,解答疑难问题,并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提供定制化支持。它通过多轮次智能问答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如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确保学生在自己的节奏下获得实时指导。
在《温病学》课程的模型训练中,教师通过与AI互动,不断优化模型的回答精度。教师向AI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AI根据问题生成多个答案,涵盖不同层次的知识。教师根据这些答案的准确性和深度提供反馈,持续优化AI模型,逐步提高其智能化和精准度,最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5.AI工具:赋能教学全场景
▲ AI智能工具
6.PPT插件: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智能备课:通过PPT插件,可将课程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问题图谱、测试题一键引用到PPT中,同时支持AI搜索,海量教学资源任教师挑选。
课堂助手:支持使用PPT插件选择课程与班级,并进行线上扫码签到和随机点名。开启录音后,可在课堂时光机中进行回顾。
《温病学》课程秉持“厚德载物”传承中医经典、“守正创新”发展中医经典的目标,借助AI技术全面赋能,创新性地融入了现代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学习平台。课程创新应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融合思政教育与中医经典知识,知识点可视化,理论内涵丰富化,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主动性,深化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知识与临证思维的综合素养、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
友情链接: 学校首页 | 必赢国际bwin信息管理系统 | 联系我们:021-51322174